逛街的藝術
收藏家鄭志剛很早就認識到逛街的重要,創辦K11 藝術基金會之後就直接在商場舉辦展覽。雖然今年K11和倫敦Serpentine 美術館合作,挑選了上環的一個臨時空間辦展覽,但是城裡還是有許多商店藝術供你欣賞。巴塞爾藝術展贊助商之一的太古地產與全球最大的經紀公司United Talent Agency (UTA)合作,邀請美國藝術家Larry Bell在太古廣場內展出充滿喜氣的雕塑《Pacific Red》。中環皇後大道上東方表行總店與維也納畫廊Galerie nächst St. Stephan Rosemarie Schwarzwälder合作,展出奧地利畫家Herbert Brandl的油畫。同樣位於皇後大道上,奢侈品牌MCM 旗艦店邀請德國藝術家Tobias Rehberger將內部改裝成絢爛的霹靂神殿,讓人直接走入藝術品當中。
在中環逛街,還可以順道瀏覽畫廊,立木畫廊與白立方同時展出英國最著名女藝術家Tracey Emin個展《我哭只因我愛你》,藝術門是仇德樹、全光榮、Leonardo Drew、 Dale Frank、 Hew Locke、以及 Yinka Shonibare等中外藝術家的群展。來自米蘭的Massimo de Carlo展出嚴培明的作品,世界畫廊舉行李永庚個展《做活》,佩斯展出美國大師Robert Rauschenberg,高古軒有美國藝術家Dan Colen的花卉繪畫《When I'm Gone》。
與機器人喝下午茶
半島酒店從去年開始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簽訂3年合作計劃,邀請院士前來展出。去年,63歲的Richard Wilson從酒店屋頂半懸空地弔了輛大巴,讓停在下麵的勞斯萊斯提心弔膽。今年更冒險,邀請39歲的Conrad Shawcross在一樓大廳內安置了一支機器手臂《ADA》,由不同音樂家為手臂譜曲,一聽到音樂,ADA會自動飛臂起舞,娛樂周邊喝下午茶的顧客。
藝術晚宴
香港是美食天堂,許多廚師也趁這個時段大展他們的藝術才華。文華酒店的米其林星廚師Uwe Opocensky將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用甲醛腌制虎頭鯊的成名作改編成鯖魚、小龍蝦以及山葵口味的黃瓜果凍的頭盤《漂浮的幻覺》(Floating Illusion)。素食者可以挑選豆腐、蔬菜以及可食性碳灰做成的《街頭藝術》。主食像畫家的顏料盒,不同顏色的醬料讓你調配。甜點則是內藏冰淇淋的巧克力山脈,靈感來自上海頑童徐震2006年的舊作《將珠穆朗瑪峰鋸掉1.86米》。如果覺得每客1,888港幣的文華藝術大餐價格過高,蘭桂坊也有比較中價位,但仍然秀色可餐的藝術菜餚。
如果你是到香港工作開會,連早點、逛街、喝下午茶、晚餐的時間都沒有的話,不要擔心,還有滿街的“行動藝術”,像葡萄牙街頭藝術家“Vhils”在電車上覆蓋的塗鴉,或是在天星碼頭邊的4號碼頭上,用藝術探討香港政治未來等敏感話題的作品。
日落後,118層樓高的香港環球貿易廣場(簡稱ICC)的玻璃幕牆上將會出現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的LED裝置《時間瀑布》(Time Waterfall),這幢大樓有三面朝著香港島,即使站在香港島最遠的地方,也能看得到代表了生命的數目字,從1到9,一個又一個在玻璃帷幕牆上傾瀉而下。數目永遠不會出現0,因為它代表了終止。
雖然藝術沒有終止,但是也沒有人能夠在一周內窮盡香港的藝術活動,太貪心的人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樂趣。藝術無所不在,你可以專程到博覽會花8個鐘頭逛200多家畫廊,或是在搭車、逛街、喝茶中偶然接觸,藝術不是任務,在香港,你可以隨心所欲看藝術。